为贯彻落实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要求,提高政府采购监管质效,丰城市以优化提升为目标,对标国内先进典型,持续深化政府采购领域改革创新,强化政府采购管理,全力推进政府采购交易全过程向综合监管、动态监控转型。
一、聚焦能力提升,强化业务培训
一是常态化组织业务培训。通过举办常态化业务培训,进一步增强政府采购主体责任意识,全力打造一支业务过硬、业务精通的采购人队伍。培训中,针对学员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讲人通过深入细致地案例分析,帮助参训人员化解疑惑。此外,为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培训现场安排了答疑环节,主讲人与学员点对点答疑、面对面交流,有效提升培训效果。二是加强政府采购政策宣传。利用政务宣传日,精心举办“夯实采购人主体责任、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政策宣讲会,着力提升政府采购的透明度、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营造高效、便民、廉洁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二、聚焦事中监管,硬化制度约束
一是实行“阳光采购”行动。将政府采购信息内容和关键环节公开,明确“谁发布、谁负责”的主体责任,采购人应对代理机构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确认,防止“暗箱操作”,有效解决执行流程长、环节多、监督难的问题。二是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突出源头管控,每月不定期抽查招标文件,重点对采购需求设置、评审因素等情况进行风险提示,发现问题及时向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发送监管提醒函并予以指导督促,硬化制度约束。以此倒逼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合理制订采购需求及评审标准,把问题解决在初期,最大程度维护好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聚焦责任落实,深化数字赋能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打造政府采购“2+3”数智系统,推进政府采购全过程“无缝监管”,实现由“人盯”到“技防”的转变,减少各方当事人之间的相互串通,遏制幕后交易,减少开标过程的人为干预。二是发挥技防功能。明确采购代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严格线上审核把关,极大减少非从业人员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政府采购代理业务的不良行为,推动政府采购代理人员从业规范化。充分发挥监管新模式的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优势,实现对开标现场当事人进出场全过程留痕,变政府采购管理事后监管为全过程监管,推动开标过程规范化透明化。